中东欧研究中心举办俄乌冲突与中东欧地缘政治新态势专家研讨会

来源: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 时间:2022-12-07 点击数:


受俄乌冲突影响,中东欧地区安全结构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对该地区与俄罗斯、美国、欧盟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前景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为深入研判该地区的形势发展,服务国家外交工作需要,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中东欧研究中心于2022年12月3日下午,特别邀请了国内从事中东欧问题、俄罗斯问题和美欧问题的知名专家相聚云端,就俄乌冲突以来的美欧关系变化、俄罗斯的国际秩序观变迁、中东欧国家对美欧俄中政策新变化以及欧洲未来的几种地缘政治趋向等问题做了专题研讨。公司党委常委、副董事长、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赵刚教授参加会议并致辞。



本次研讨会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发言专家分别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庞大鹏副所长、李中海研究员、朱晓中研究员以及来自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德国研究中心的郑春荣教授;四位专家分别以《欧亚空间与地区格局:俄罗斯的国际秩序观》、《国际秩序重塑与俄罗斯角色的双重性》、《不同的转型道路铸就不同的地缘政治话语》、《俄乌冲突下美欧关系的变化》为题作了引人入胜的发言。其中,庞大鹏研究员主要以欧亚概念为视角切入,论及俄罗斯国际秩序观的变迁历程及动力机制,同时厘清了俄罗斯话语体系中的大欧亚和小欧亚等概念内核。李中海研究员重点分析了国际秩序重塑背景下俄罗斯的角色定位和战略选择问题,尝试对俄罗斯的政策目标做出新的解读。郑春荣教授的发言围绕美欧关系展开,在其看来,俄乌冲突前后美欧关系经历了松动到绑紧到再松动的过程,原因在于东西欧之间对冲突的立场不尽相同。朱晓中研究员从较长历史时段回溯并对比了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转型道路的不同对其国家安全观产生的不同影响,而这种国家安全观的差异又塑造了当前两者不同的地缘政治话语。

第二部分发言专家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前驻波兰大使徐坚,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孔田平和华东师范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高晓川。四位专家的发言题目分别是:《俄乌冲突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影响》、《俄乌冲突以来中东欧地缘政治的变化》、《欧洲地缘政治形势的新变化》、《俄乌冲突后深化中国中东欧合作的挑战与机遇》。其中,刘作奎研究员的发言结合2022年两次率团出访中东欧多国的实地考察经验,生动地展现了中东欧国家在俄乌冲突上的心态变化,以及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产生的间接冲击。徐坚大使详细分析了以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等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在俄乌冲突之后出现的新的战略趋向,并认为以波兰为首的中东欧国家的地缘政治地位将更加凸显。孔田平研究员着重分析了冲突发生后对欧洲政治带来的几大改变和几大趋向,如欧盟史无前例地向交战国提供武器;德国外交防务政策的重大转向以及欧洲中立国立场的改变等。高晓川研究员则指出:“俄乌冲突可谓是百年背景下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一次大地震”,并以此为基调重点分析了中东欧国家在冲突前后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态度变化的外部因素,同时也对未来趋向作了展望。

本次研讨会上下两部分分别由林温霜教授和董希骁教授主持,党总支书记刘厚广、经理柯静教授与学院20余名教师参加会议。会后,与会专家和参会老师就区域国别学未来的发展路径、美国对东西欧国家液化天然气输出价格不一、以及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荣誉观对其外交战略选择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供稿: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撰稿:王弘毅;审核:刘厚广)


Copyright 伟德bevictor(源于英国1946)官方网站-中文版本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