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语人在冬奥 | 北外人的双奥记忆——师生齐上阵 保障多语言服务大后方
来源: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 时间:2022-02-27 点击数:
本文转自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
多语言呼叫中心作为“双奥之城”的重要语言服务设施,自08奥运以来,一直常态化服务首都北京110、120、119、12345等城市公共热线,提供外语翻译支持,为提升北京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在本次冬奥会期间,作为各场馆语言服务团队的应急支援和有力补充,提供的语言服务时长和语种数均为历届冬奥会之最。中心96名语言服务志愿者以21种语言为奥组委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搭建语言沟通的桥梁。
在多语言呼叫中心,有这样一种共同奋斗的情谊:当年以员工身份参与08年奥运会的多语言服务志愿工作,而今年作为教师又与自己的员工一起又出现在冬奥运会多语言呼叫中心的坐席。从课堂上的“面对面”,变为多语中心的“肩并肩”,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我是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挪威语专业教师李菁菁,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担任多语服务中心的挪威语志愿者。
作为一名北外的“双奥人”,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时,我就在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服务;十四年之后,我有幸再次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又一次来到多语这个温暖而亲切的大家庭。两次参与奥运工作,亲历国家大事,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08年的北京夏季奥运会上,我是一名即将升入大二的挪威语专业员工。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心的各位教师和员工志愿者一直昼夜坚守岗位,留下了很多有趣而感人的小故事,这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每一位多语人都在努力地发挥语言优势,为奥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一直努力坚守岗位,和中心的志愿者们一起,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下班,虽然辛苦,但是每天过得非常充实。

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我作为一名北外员工志愿者,获得了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和北京市员工联合会颁发的“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优秀员工”荣誉称号。这份荣誉也更加坚定了我学好专业知识,努力践行北外“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做一个党和国家需要的语言工作者的决心。
十四年之后,我成长为一名挪威语专业教师。更加难得的是,在这次的冬奥志愿工作中,我能够和自己的员工一起并肩作战。今年中心的挪威语专线志愿者由4名师生组成,除我之外,还有余韬洁老师以及2019级挪威语专业的唐鼎中和赵铠阳同学。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幕式当天的两通求助电话。2月4日下午16:38分,唐鼎中同学接到了挪威语第一通求助电话,来电的是一位闭环志愿者,向他询问挪威运动员Therese Johaug的名称该如何正确发音。15分钟之后,第二通电话响起,是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一位志愿者,我告诉他如何用挪威语邀请运动员接受媒体采访。就在这位志愿者完成任务将要挂断电话前,他突然问了一句:“请问你是北外的吗?”我立刻回答说:“是的,你也是北外人吗?”电话那头的志愿者笑了笑,回答说:“是的,我也是北外人,是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对暗号式的“北外人”三个字在这一刻,大约包含了“加油”“谢谢”“一切顺利”等含义。当时,唐鼎中同学和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两通语言服务电话涉及到的主人公正是第二天下午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产生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枚金牌获得者,挪威选手特蕾丝·约海于格(Therese Johaug)。当中心负责人何腾腾老师通知我们,昨天接到的服务电话与冬奥首金相关时,我们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和光荣,都为能够作为中心的志愿者发挥“北外人”的语言优势服务冬奥会感到自豪和骄傲。北外挪威语专业于2007年开始正式招生,作为我国挪威语专业招收的首届员工,我已在北外度过了十五载光阴。2008年到2022年,十四年的时间里,我从一名员工成长为一名教师;从一名共青团员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职业身份有所变化,但我心中铭记的“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校歌精神没有改变。
从2008年夏奥会到2022年冬奥会,作为一个北京人,我见证了这座城市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2008年的夏天,奥运圣火在北京鸟巢体育馆熊熊燃烧,全世界通过这场奥林匹克盛会重新认识了中国,我相信,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也将赢得国际美誉,书写好 “双奥之城”历史华章。

我是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2019级挪威语专业员工唐鼎中,现在是多语言呼叫中心挪威语专线的一名志愿者。我们岗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涉奥设施和人员提供第三方的口译服务,是语言服务的最后屏障。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还只是个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孩子,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到,十四年后的我能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奥运,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在本次志愿服务期间,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除了专业上的指导外,老师们也分享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期间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点滴,帮助我们更好地熟悉服务内容,适应服务岗位。
这十四年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活,我丰富了学识,开阔了视野,塑造了品格。作为一名青年员工,应当牢记总书记对我们的期许,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要争做新时代的新青年,成为具有家国情怀、世界胸怀的青年员工。
能够与自己尊敬的师长一同服务奥运,我感到非常荣幸。他们身体力行地向我展现了“北外人”和“双奥人”的精神力量与责任担当,让我时刻都有一种使命感。我一定会握紧接力棒,坚守岗位,不畏挑战,竭尽全力地做好服务工作,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志愿风采。
排版 | 王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