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新格局】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 时间:2021-05-27 点击数:

按语: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创办八十周年之际,丁超教授撰文《永做党和国家事业的铺路石——北外欧洲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纪实》。文中,对团队建设和语种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饱含真情;记叙前辈学人的精神品德,感人至深,深为当代人所敬仰;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北外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永做党和国家事业的铺路石。读来感人至深,由然觉得使命在肩。刊发全文,以励读者。

 

 

永做党和国家事业的铺路石

——北外欧洲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纪实

 

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这座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的著名高等学府,坐落在海淀区西三环北路为公桥的东西两侧。在精美的校园里,松柏苍翠,花色斑斓,百语歆声。这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教学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大学,为党和国家输送着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架构起一座座连通中外文明的桥梁。

北外最初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三分校的俄文大队,1941 年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有着光荣的红色基因和革命底色。毛泽东同志为抗大亲笔题写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北外传统和优良校风的历史标识,是先辈师生在激情燃烧岁月的行动指南。

北外的东欧语种专业是继俄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之后,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办的一批专业,包括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等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语言,它是党和国家为开展国际交往培养专门人才的举措,是历史赋予北外的使命,也是 20 世纪中国社会和外语教育发展的必然。

今天,当我们走进北外东校区灰砖绿瓦、见证沧桑的工字型主楼,来到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可以看到在会议室的墙上悬挂着许多反映专业沿革的老照片。前辈的一张张面孔英俊而温厚,他们的眼睛依然闪动着青春和智慧的光芒,他们看着我们,仿佛在向我们讲述昨天的故事:七十年前,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欧洲非通用语种专业教学正是从他们扬帆起航的。


筚路蓝缕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与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国际交往与合作急需大批通晓外语、特别是东欧语种的干部。在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议和安排下,1950 年 9月中国政府向东欧 5 国派遣首批职工 25 人,拉开了新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的序幕。在这批负笈东欧的青年中,留学捷克斯洛伐克的周志尧,留学波兰的萧惠敏,留学罗马尼亚的裘祖逖,留学匈牙利的贾淑敏,留学保加利亚的杨燕杰,学成回国后,又先后参与创办这些国家语言在中国的教学。

新中国之初的 50 年代,为了加快外语人才的培养,国家一方面继续派遣职工,另一方面在国内也开始筹备东欧语种的教学。1954 年,波兰语和捷克语两个专业在北京大学成立。1956 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设立了罗马尼亚语专业。之后又增设匈牙利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连同先前建立的德语专业,组成了完整的东欧语系。

在那个艰苦的创业年代,八方英才汇聚北外,形成了一支充满朝气的教学力量。他们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筚路蓝缕,边学边干,与外国专家通力合作,为各个专业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快就培养了一批国家急需的人才。

今天当我们回望过去,望着先辈们的影像,不禁为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付出而感动,为他们留给后人的遗产而赞叹。

是他们构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欧洲非通用语言教学体系。包括对目标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基本的、系统的描述,对语法术语的汉译,对词的语义信息的认识和传输。还有那些最初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大量油印教材。这些不仅在北外,就是在全国也都属开创性的工作。中外教师围绕教学,借鉴当时俄语、英语、法语、德语等语种已有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和课型,区分训练科目,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员工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上,虽然当时还没有后来专家们总结出的那些教学法,但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师生的课堂互动,强化技能训练,提倡学习过程中的融会贯通,形成了重语音、重口语、重翻译的特点,其效果通过许多优秀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业绩得到了印证。

是他们培养了一批在诸多领域都能够担当重任、建功立业的英才。在东欧语系培养的员工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为高级外交官,担任各种领导职务,出任驻外大使或参赞,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各专业留校任教的青年才俊,更是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与前辈教师教学相长,共同推进教学,在教材编写、文学翻译、学术研究等方面开辟了一片片崭新的天地。没有他们的努力探索,就没有今天的学科层次和规模。

他们是富有理想、甘于奉献的一代。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是从英语、俄语等大语种改学小语种的,但他们始终以国家需要为自己的选择,坚定专业思想,力求有所作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集体荣誉感,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种爱国、敬业、笃学、务实的精神。创业时期,国家刚从战争阴影中走出,百废待兴,物质条件艰苦,文化和教育相对封闭,政治生活波澜起伏,但那时的教师富于理想,崇尚奉献,不畏艰苦。1957 年有庄继禹编写的《捷克语语法》正式出版;1958 年有周志尧、贺斯曼的《捷汉会话》出版;1959年又有师生集体编辑的《捷汉词典》和《罗汉小词典》等问世;这些成果的出版距离专业创办不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即使今天看来也近乎奇迹。当时的教学虽然有外国专家,但语言环境远非国外,许多人就是凭着勤奋练就了过硬的口语,波兰语的程继忠老师、罗马尼亚语的张志鹏老师等在口语方面达到的水平,在当时和以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为许多人崇拜和效仿。

创业的一代人今天已步入耄耋之年,很多前辈都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当年英姿勃发的身影和堪称传奇的故事永远定格在北外的历史记忆当中。他们通过大量实践、孜孜不倦探索的一种中国人教学欧洲非通用语言的“范式”,其精髓已经深深融入了学科的传统和文脉。


沃土深耕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春回大地,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以后的三十年里,东欧语系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北外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在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深化研究、提升学科、对外交流、活化人力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从最初的七八个语种发展到今天包括 25 个语种的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实现了从过去较为单一的教学型向目前的教学科研型团队的转变。

在人才培养方面,从 1977 年恢复高考开始,各专业陆续招生,80 年代开展了 4 个语种的国内外交叉办学,1984 年罗马尼亚语专业率先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当年的许多毕业生后来都成长为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交往或专门工作的骨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东欧语系积极服务国家的改革开放,在学术工作中富有前瞻,积极作为。为加强对东欧各国的研究,在系党总支书记赵申、系主任史迁等同志组织下,1981 年提出在北外成立东欧研究室并获国家教委批准。1982 年 6 月,创办《东欧》丛刊,1987 年正式改为季刊,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后又被列为国家一级刊物。《东欧》杂志发表了大量有关东欧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方面的好文章,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东欧、开阔视野的重要窗口,为国内学术界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材料,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1998 年,东欧语系服从学校工作大局,贡献出已经创办编辑多年的学术园地和刊号,义无返顾地支持了北外新学科的建设发展。

从 70 年代后期到整个 80 年代,是东欧语系的科研工作从起步到勃兴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早在“文革”后期,一批教师就已经顶着压力,开始潜心于国别文学研究和翻译。1976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易丽君老师翻译的波兰著名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篇诗剧《先人祭》,被社科院文学所所长何其芳先生誉为“外国文学的一支报春花”。冯志臣老师翻译的罗马尼亚剧本《公正舆论》,1981 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轰动一时,引发了国内对反官僚主义的共鸣。这个时期东欧语系教师的译著大量涌现,其中许多堪称精品。例如杨燕杰翻译的《伐佐夫诗选》,冯志臣、张志鹏等合译的《卡拉迦列讽刺文集》和《罗马尼亚戏剧选》,徐哲翻译的《捷克斯洛伐克短篇小说选》等。易丽君老师更是笔耕不辍,译介了《十字军骑士》《火与剑》等大量优秀的波兰文学作品,她主译的三卷本长篇小说《名望与光荣》还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特别奖。除文学外,许多教师的翻译活动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等其他人文社科领域。

作为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双语词典和教材编写也全面启动。根据 1975 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外文词典编纂会议的精神,东欧语系组织力量,承担了 1975 年广州会议确定的《波汉词典》《捷汉词典》和《保汉词典》的编纂任务。90 年代,冯志臣教授等主持编纂的《汉罗词典》和《罗汉词典》问世,在双向工具书编写方面走在了全国小语种的前列。由捷克语教研室集体编写、丛林教授主编的《新捷汉词典》199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 年荣膺第三届全国辞书出版一等奖。在历时三十年的艰辛后,保加利亚语教研室集体编纂、杨燕杰教授主编的《保加利亚语汉语词典》,2007 年由外研社出版,并获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教材方面,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陆续推出何雷主编的《捷克语》4 册,并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龚坤余、李洪臣、顾宗英编写的《匈牙利语》4 册,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此外,还有一批语法教科书。长期专业外语教学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了系统总结和提炼。八九十年代,冯志臣、易丽君两位教授还组织系内力量,申报了国家教委第一批博士点项目“当代东欧文学史”,国家教委规划项目“斯拉夫文学史”,这些都属于北外最早承担的科研项目。

1998 年 3 月,北外获准设立欧洲语言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点,涵盖全部东欧语种和欧洲的其他非通用语种,团队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提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北外的欧洲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又在 2010 年 5月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无论是早年的东欧语系还是今天的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都为我国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为促进中欧人文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窗口,中欧民心相通的纽带。几代教师沃土深耕,春华秋实,很多成果还在语言对象国产生反响,杨燕杰、贾淑敏、易丽君、程继忠、刘知白、顾宗英、冯志臣、张志鹏、龚坤余、王军等一批教师都获得了多种国外政府和文教机构颁授的勋章和荣誉,为我们的祖国赢得了国际声誉。


力行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中国―中东欧国家“17+1 合作”等机制的建立,以北外原东欧语种专业为基础的欧洲非通用语种群,也面临新的使命和发展机遇。

遵循“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北外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各专业的中心工作。

发挥语言优势,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吸收世界文明,同时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是新时代北外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全体师生的奋斗追求。

我们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永远做党和国家事业的铺路石。


丁超2021 年 5 月 20日于北外主楼

 

Copyright 伟德bevictor(源于英国1946)官方网站-中文版本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