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下午茶”第35期讲座回顾 |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其他波兰女作家

来源: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 时间:2019-11-05 点击数:

10月29日,“欧洲下午茶”举办第35期活动,由波兰雅盖隆大学波兰文学系副教授马泰乌什·斯库哈(Mateusz Skucha)主讲《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其他波兰女作家》。北外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经理赵刚在讲座开始前指出,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卡尔丘克是波兰第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作为文学大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究之处。适逢“中国人眼中的波兰文化”大型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我们要继续在中国推介波兰文学,让更多中国人领略波兰文学的魅力。




斯库哈教授的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梳理19世纪以来波兰女作家成就,第二部分介绍托卡尔丘克文学创作及风格。首先,斯库哈教授介绍波兰女作家进入大众视野的历史脉络。1789年波兰妇女自由斗争拉开帷幕。女性争取权益的历程充满艰辛,整个19世纪女性都在为法律及教育平等、同工同酬不懈奋斗。直至1918年波兰女性公民权利正式确立,越来越多女作家和诗人开始活跃。在此期间涌现出了多位代表性女作家,斯库哈教授着重介绍了艾尔什别塔·德鲁什巴茨卡Elżbieta Drużbacka1695-1765)、丽查·奥若什科娃Eliza Orzeszkowa1841-1910)、加布列拉·扎波尔斯卡(Gabriela Zapolska1857-1921),以及19和20世纪几位独具才华的波兰女诗人玛利亚·科诺普尼茨卡Maria Konopnicka1876-1949)、菲亚·纳乌科夫斯卡Zofia Nałkowska1884-1954)和玛利亚·昆采维佐娃Maria Kuncewiczowa1895-1989)。

斯库哈教授格外强调了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Wisława Szymborska,1923-2012)的特殊地位,她是波兰第四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全世界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女诗人,对托卡尔丘克有着巨大影响。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托卡尔丘克曾说:“当我想到诺贝尔文学奖,我想到的不是我,而是希姆博尔斯卡。”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


斯库哈教授在讲座的第二部分说,1962年出生于波兰西部的女作家托卡尔丘克,是素食主义者、环保主义者、不讨波兰政府喜欢的激进左翼分子和女权斗士。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托卡尔丘克一直是华沙大学的心理学家。她擅长倾听,并渴望进一步了解和挖掘故事背后深藏的情感与思想,同时对各国神话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规则体系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些元素都成为了她文学创作的内核。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斯库哈教授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托卡尔丘克的诸多著作,包括《书中人物旅行记》(Podróż ludzi księgi1993)、《E.E.》(1995)、《太古和其他的时间》(Prawiek i inne czasy1997)、《柜》(Szafa,1998)、《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Dom dzienny,dom nocny1998)、《云游派》(Bieguni2007)、《糜骨之壤》(Prowadź swój pług przez kości umarłych2009)、《雅各布之书》(Księgi Jakubowe2014)等。她凭借小说《云游派》在2018年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并在次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斯库哈教授带领大家重点赏析了托卡尔丘克最受欢迎也最为出名的两部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目前这两部作品在华都有中译本出版。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选段



最后公司波兰语教研室主任李怡楠老师总结说,斯库哈教授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地深度解读了托卡尔丘克的创作经历与主要作品,帮助我们在繁杂文学世界中把握波兰文学脉络,同学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波兰文学、欧洲文学乃至文学世界的奥秘。


讲座现场


供稿:王思奇


Copyright 伟德bevictor(源于英国1946)官方网站-中文版本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