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下午茶”讲座回顾:《罗马尼亚语和汉语姓名杂谈》

来源: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 时间:2017-03-30 点击数:

在回顾这一期讲座之前,我先得承认一个错误:之前董希骁老师向我提供讲座题目的时候,他写的是《罗汉姓名杂谈》。我以为他只是信口一说,便窃窃地问:“罗汉,是指罗马尼亚语和汉语,对吧?”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我就自作主张,把他的题目改成了《罗马尼亚语和汉语姓名杂谈》。

没想到讲座一开场,董老师就有点忿忿不平地说,本来听众可以更多的(其实已经不少了,差不多快把图书馆三层偌大的学术报告厅坐满了),就因为我把讲座题目给改了,导致他损失了好多对宗教感兴趣的听众……好吧,我脑子使劲转了一下才明白过来,原来“罗汉”这两个字,是深藏玄机的……

1

董老师的讲座就在这样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开始了。他选择了一个非常小的切入点——姓名——来谈文化,这也让大家很好奇,罗马尼亚语的姓名,和汉语的姓名,究竟可以建立起怎样的关联。董老师说,姓名有时候也是一个国家的符号。比如大家一想到丹麦人的名字,就会想到“森”,芬兰人的名字常常带一个“宁”字,日本人有很多叫“太郎”,俄罗斯人叫“懦夫”,波兰人叫“司机”,塞尔维亚人叫“围棋”,罗马尼亚人叫“撕裤”……他举了个例子,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芬兰语教研室有位老师,给自己女儿取名字叫“XX宁”,也许在潜移默化中,就受到了芬兰文化的影响。不过,对于各国人名的这种刻板印象,有时候也可能是一种误解。比如他的一位罗马尼亚朋友,认为中国人的姓,无非就是模仿脸盆掉到地上的声音——“Ding”、“Dong”、“Pang”……听到这里,我在心里由衷地佩服,董老师的槽点实在是太高深了,一般人真消化不了。也许只有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的同学才能会心一笑——罗马尼亚语教研室有三位老师,他们的姓分别是“丁”、“董”、“庞”……

2

董老师说,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名在前姓在后,这其实也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因为中国人先有群体观念,然后才逐渐发展出个人观念;而西方人先有自我意识,后来随着社会交往的深入,才有了姓氏的需要。董老师还对中国人和罗马尼亚人姓氏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3

整场讲座不仅妙趣横生,而且干货满满,信息量非常大,每一位听众都觉得很有收获,深受启发。它让我们看到,其实在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董老师的讲座,是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主办的“欧洲下午茶”——欧洲语言文化系列讲座2017春季版的第一场,这个活动也得到了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本学期我们准备了一系列精彩讲座诚邀大家来听。4月12日,王军老师将带来《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原因》。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北外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微信公众号的发布。

撰稿 欧棵

编辑 张许瑞

Copyright 伟德bevictor(源于英国1946)官方网站-中文版本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手机版